基因检测的发展史
相信大家现在对基因检测还都不是一定的了解,很多人往往会把基因检测定义为体检,但是现在的基因检测逐步已经发展迅速,那么基因检测是如何走进人民的生活一步步成为“网红”的呢?下面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了解。
19世纪:遗传学家孟德尔就提出了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观点,但这仅仅是一种逻辑推理的产物
1909:丹麦生物学家约翰逊根据希腊文“给予生命”之义,创造了“基因(Gene)”一词。人类自那时候起,便开始了一场对基因的不断探索,只为解开生命的密码
1953: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,开启了分子生物学的大门,奠定了基因技术的基础。
1990: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,美、英、法、德、日、中共同参与了这一预算达30亿美元的宏伟计划,最终,2001年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的发表,并在2年后完成全部工作。
1994:美国率先在一些人群中开展肠癌基因筛检,经历了10多年的发展,截至2005年底,美国已有500多万人接受了基因检测,并且其家族性大肠癌的发病率下降了90%,乳腺癌的发病率下降了70%。
2004:英国Sciona公司率先将人类基因检测服务作为商品摆在了伦敦“BodyShop”化妆品连锁店的柜台上,这一名为“你与你的基因”的服务项目一经推出,旋即在欧洲引发了广泛的关注。
2004:世界卫生组织(WHO)首次推出基因检测国际标准。卫生组织说,新的国际标准适用于对血栓疾病病人的基因检测,建立这一国际标准是基因测验史上的一个里程碑。
2008:“国际癌症基因组计划”成立,由加拿大、美国、英国、中国等多个国家的不同研究机构参与分工合作,力求在2020年前找出所有困扰人类的致癌基因元凶。
2008:基因检测被美国《时代》周刊评选为年度全球50项最重要发明的首位。
2009:世界公认的癌症研究领域领军者、英国维康信托桑格研究所在《自然》杂志上刊文宣布,率先在世界上破译了肺癌、皮肤癌和乳腺癌的全部基因密码,并绘制出相应的肿瘤基因图谱。
2012:英国政府宣布启动针对癌症和罕见病患者的英国10万人基因组计划。
2013,桑格研究所在《Nature》上发表了一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,证实绝大部分人类所罹患的癌症,都由21个主要的基因突变引成。
2015:美国宣布拟投资2.5亿美元启动精准医疗计划根据该计划,美国将搜集100万人的个人健康信息以及测得他们的基因组序列。
2016:法国政府宣布投资6.7亿欧元启动基因组和个体化医疗项目,并将其命名为:法国基因组医疗2025。
现代医学研究发现,人类疾病除了外伤外,糖尿病、高血压、心脏病、恶性肿瘤、先天性畸形等,几乎所有的疾病都有遗传倾向,都与基因改变有关。甚至寿命长短等都由基因决定,目前有1000种疾病引起的基因已得到确认。
随着基因这个生命密码的逐渐解破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基因检测给健康带来的重要性,不少名人也开始做出尝试。
安吉丽娜茱莉
2013年,好莱坞著名影星安吉丽娜·朱莉通过基因检测得知自己携带一种会增加乳腺癌和卵巢癌风险的BRCA 1突变基因后,选择手术切除双侧乳腺,由此将患乳腺癌的几率从87%下降到5%。
乔布斯
苹果公司前CEO史蒂夫·乔布斯患癌时,曾花费10万美元对肿瘤及自己的全基因组进行测序,并因此创造胰腺癌——“癌中之王”患者生存超过8年的奇迹。虽然最终未能逃脱厄运。不过,乔布斯深信这样的检测很有价值。他在接受《麻省理工科技评论》采访时表示:“我要么是第一批以这种方式击败癌症的人,要么是最后一批死于癌症的人。”
至此,基因检测一下子引起轰动,成为了名副其实的“网红”。
在美国,每年800万人选择基因检测,家庭型结肠癌发病率下降90%,死亡率下降70%。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(FDA)已强制要求,在癌症治疗用药前必须进行EGFR(表皮生长因子受体)、KRAS(肉瘤病毒癌基因)等基因检测。在英国,政府每年投入10亿英镑用于国民的基因检测项目,并将基因检测项目纳入全民医保。在日本,基因筛查已覆盖90%以上新生儿。
基因检测是指通过血液、体液或细胞对DNA变异进行检测的技术。常用的方式是通过被检测者脱落的口腔黏膜细胞,扩增其基因组后,对被检测者的DNA分子进行检测,判断是否存在致病基因型,从而预知身体患疾病的潜在风险,实现针对性的“早知、早防、早治”。
知未来,防未来,健康活未来
上一篇:下一篇:
- 2016.12.23
- CCTV央视报道基因检测
癌症。每年有160万人死于癌症,女性肿瘤患者以每年5%的速度递增……;在美国,从2000年开始推广基...
- Read More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