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因科学如何助力大健康产业稳健发展?
现代基因科学研究表明,绝大部分癌症均由基因突变导致,它们是基因突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细胞无限制增殖的结果。其它遗传疾病的背后也都有基因突变的影子:学术界知名的OMIM数据库收录了3000多人类疾病以及相关的15000个基因位点。
此外,一些流行病,比如结核杆菌传染引起的结核病,虽然由外部因素引起,但患者本身的基因型也是有贡献的;比如有特定遗传背景的人易得结核病,而一些人则对结核菌感染有较强的抵抗力。这种现象具有可遗传性,因此,结核病被人认为也是一种遗传病。基因还控制着身高、体重、寿命等等特征;比如某些基因突变的携带者能够活得更久、长得更高、体形更健。总而言之,基因与人的生老病死息息相关。
基因科学研究的作用在于新知识的获取、知识的积累和数据到知识的转化,这就决定了基因科学在大健康中的核心作用。基因科学首先是知识积累的过程。新基因的发现、基因的功能研究、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、基因突变对于基因功能的影响,这些都是基因科学的研究内容。而特定的DNA突变、体内某种酶浓度、血液中游离DNA的浓度,这些都是数据;基因科学则可以把它们与健康联系起来,将数据转化为知识。
第一、监测基因序列(DNA)或其产物(蛋白质/酶)的变化可以监测受检者的健康状态,这些都是经过基因科学研究将数据转化为知识的例子。
第二、基因科学研究使得疾病风险预测成为可能。基因突变造成的疾病风险来自于两个方面,遗传性的和后天获得的。遗传性的疾病可以通过孕前或产前基因检测来筛查,对于不致命的遗传疾病,可以提前做好预防工作。比如,通过基因检测可以预测II型糖尿病风险;疾病风险者可以通过改变饮食习惯或减轻发病后的病情,将病情控制并稳定下来。
基因突变也可以由后天获得:辐射、长时间太阳直射、环境污染、过热的天气、粉尘等等都会诱发基因突变,从而制造出新的疾病风险。此外,基因突变也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积累。因此,长期处于上述环境中的人应该经常针对某项疾病风险做基因检测,比如在粉尘环境下工作的人要经常做肺癌相关的基因检测,经常在高温、太阳暴晒环境下的人应该做皮肤癌的检测等等。
在我国,有数据显示,2012~2014年的3年间,我国共有20万孕妇接受了产前基因检测,市场规模约为10亿元。如果针对30亿以上孕妇的无创产检能实现100%的渗透率,市场规模能达到76亿元;如果全部孕妇有50%参与产前检测,则整个市场就有140亿元。有人粗略估计,中国未来的基因检测规模或可超过千亿元。
第三、基因科学是“精准医疗”的基础。“精准医疗”是指根据个人基因信息与现有的、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进行匹配,以此实现更好的疗效,避免不必要浪费的一种医疗概念。其核心思想是将患有同一种疾病的患者根据其基因、生理信息以及对某些药物的反应情况划分为不同的亚类,然后将每一亚类与现有的医疗方案配对,或者对现有方案进行小幅修改,以实现有效治疗的目的;这种划分为“亚类”的好处还在于,可以集中精力治疗那些可治疗的,而不让那些预期没有疗效的患者浪费钱财或经受无用的治疗之痛苦。因此,“精准医疗”是未来的大势所趋。
第四,基因科学的发展也能提高个人的健康意识,加强自我管理。基因科学研究表明,某些DNA突变的携带者不宜食用某些食品,否则患心血管类疾病的可能性会大增。这就要求携带者有意识地加强饮食管理。同时,基因科学研究也表明,许多疾病都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,而且环境对健康的贡献通常大于基因的作用。这也提示人们要通过日常行为调节自己的健康,比如增加运动、关注环境和饮食健康等等。
最后,基因科学研究中的软硬件都能为大健康所用。民用领域的许多技术设备都源自于实验室,最初都是以科研为目的。比如测序仪、基因突变数据库、序列分析软件等等。但是作为基因检测的必备道具,这些软硬件都可以几乎不加修改的用于医疗诊断事业。事实上,科研与大众市场的通用性也越来越强了,这是目前健康领域的大趋势,同时也符合科研界这些年所提倡的“转译医学”概念(转译医学英文:translationalmedicine,是指将基础医学的研究,能够直接和临床治疗上连结的一个新的思维;最早由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‘NationalInstitute of Health, NIH‘之爱力思·乐霍尼院长提出)。
反过来,大健康也对基因科学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。产业与科研接轨,是现代研究的特点之一。基因科学推动着大健康的发展,大健康也为基因科学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。
知未来,防未来,健康活未来
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您的基因密码
上一篇:下一篇:
- 2017.06.30
- 重磅!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新鲜出炉,看完所有人都沉默了
2017年6月,《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》发布,报告概要刊登于中国循环杂志。目前,心血管病死亡占...
- Read More
-
- 2017.06.23
- 为什么需要基因大数据?
基因大数据,简单来说,就是大量的基因数据和相关的分析方法。基因大数据的“大”可以理解为“宽...
- Read More
-